为了这一刻,我们等了太久,却远远没有受到该有的瞩目。
作者:冰山
昨天(1月3日),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国内迟迟没有动静,国外却早已沸腾。
因为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突破——
登上月球背面,而且是月面距离最远的南极-艾特肯盆地。
探索太空的历史上有几个第一次,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第一次在太空漫步,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次建立一座空间站,但这些都是欧美发达国家,准确地说是美国和前苏联的成果,
如今这个第一次属于中国。
由嫦娥四号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A点的影像图。来源:国家航天局
但是最先振奋的不是国人,
反而是外国人
,他们蹲守在直播前,刷新着中国官方平台的消息,并在第一时间发出消息。
1
嫦娥四号在北京时间10点26分成功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与硬着陆相对,硬着陆是指航天器不经减速控制而以高速度降落到地面或其他星体表面上,软着陆是指航天器经专门减速装置减速后,以一定的速度安全着陆的着陆方式)。
但是官方的消息却是在中午12点,通过新闻30分发布,随之各大官方社交平台开始发布消息。
而在这中间,国外焦急等着消息的同志一直不停地发问,怎么样了,成功了没有……
看到一些小道消息,他们也开始转载,内心忐忑却又止不住地雀跃。
比如这位外国友人Andrew Jones,从1月1日起就开始不断刷新相关信息,到了1月3日他已经到了“癫狂”状态。
因为他得到的消息是大概在北京时间9点就会发射。
在这之前他还准备了很多关于嫦娥四号如何着落的资料,就等着最后一刻谜底揭晓。
可能觉得通过国外的社交平台太慢了,他自己又进入了中国国内的社交平台,并开始发布一条条的“小道消息”。
然后他就开始疑惑了,因为中国的社交平台可以说是“风平浪静”。
他先是做了猜测,中国官方是不是关闭了媒体通道,只有新华社发布了,民间媒体才能发布。
然后继续发布着消息,终于在自己发了十几条相关信息之后,他又发现了一个发射时间,这个时候他已经从1月2日来到了1月3日。
然后他又从社交平台转移到了中央台的新闻直播,本想获得具体的发射时间,结果他只看到了不断报道的“英国脱欧”问题。
毫无办法的他只能进行祈祷。
祈祷也没有用了,他就开始发表情包表示内心很忧桑。
太委屈……
终于他看到了一个振奋的消息,有人表示已经发射成功,但是依然没有官方消息。虽然在获取信息上出现了很多杂音,但是现在既然有人说发射成功了,说明还是有一点相关消息放出来,那就再等等,虽然现在是凌晨该准备休息了。
然而有什么办法呢,继续等,不信等不到了。
刷他的推文,能够明显感觉到他无奈又不甘心的小情绪。
猜测其内心泪语,“为什么你们都在关注英国脱欧、改革开放,都不关心我那嫦娥四号着陆,哭唧唧”
终于他等到了官方消息。
北京时间中午12点,《新闻30分》发布了这一重要消息,得到这一消息的外国网友彼此分享着喜悦。
而像Andrew Jones一样焦急地追着嫦娥四号这颗“明星”的国外友人有很多,他们分享着嫦娥的故事传说,还有人练了好长时间怎么读这个“Chang’e”;
也表达着内心的不满,“你们怎么能如此忽略嫦娥四号呢!!!”,还想赶紧准备一个专门播报嫦娥的外媒平台。
而且不止是外国的民间人士关注,外国媒体也格外关注,中间还发生了小插曲,让本已焦灼的外国人更加不安。
没有等到官方消息,CNN就发布了嫦娥四号成功着落的消息,随后里面附有的链接被删除,着实尴尬。
等待消息的外国友人这下就更疑惑了(猜测已经有人开骂),但是官方也不解释,没办法他们就自己开始互相安慰,继续等着。
好不容易等到官方消息,刚开始是喜悦的,后来发现只有十几秒报道,他们愤怒了!!!
为了安慰国外友人,中央国际平台准备了一个视频发布,才稍稍平息他们的怒火。
官方信息发布之后,NASA局长和美国“钢铁侠”马斯克也立刻送上祝福。
NASA局长的推特:祝贺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这是人类首次完成的伟大壮举!
马斯克回复:祝贺!
2
与国外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的冷清。
一些人还是外国朋友告知,才知道我们实现了如此重大的突破,更多的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还是很懵,因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件事。确切地说2018年的发射任务,大部分民众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在微信搜索嫦娥四号,办公室10个人,每个人2000好友的朋友圈,只有一个人提到了嫦娥四号,还是1月4日的,而且只是陈述性地描述“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很多人看完就忘了,还以为只是例行着陆。
网页搜索 “嫦娥四号软着陆”,出来的新闻都是最新的,时间超过24小时的只有寥寥几个官媒。
微博搜索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的,只有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国航天集团等官方媒体,其他媒体更多的是在晚间甚至是刚刚才发布信息。
但其实嫦娥四号在2018年12月8日就已经成功发射,但在这期间,我们又接受到多少讯息?更多的是被明星八卦包裹,就连明星打嗝、胖了瘦了都能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生个孩子还能扯出仪式感。
人们不关注,是因为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不重要吗?
不,相当重要,看看上面国外沸腾的局面就能知道。
自从上一次登陆月球,人类已经有50年未从涉足。
因为难度太大了,除了技术还涉及资金问题。
2011年,美国航天局进行了最后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发展前途未卜。
前苏联登月计划“怪兽”N-1 四射四败,最后只好草草收场。
从1969年到2019年,这是人类第一次再度近距离接触这颗陪伴了地球千万年的星球,而且这一次我们还到达了月球背面。
为什么说到达月球背面是历史性突破呢?
因为从上古时代至今,那一面都从未在地球上空露过脸,千百年来人类看到的月亮只有一面,我们称之为正面。
用一个动图来看会更加一目了然。
这不是说月球不进行自转,而是因为月球被地球锁定了,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其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导致从地球上看月球永远是一面。而且只要月球一不安分(其实是地球自己不安分),地球马上行使自己作为老大哥的管制权,这种权利有一个专有名词,称为
潮汐锁定
。
地球既绕太阳公转,也进行自转,但是自转速度不是恒定的,时快时慢,这个时候月球就要根据老大哥的指示调整自己速度了,地球是怎么发布指令的,简单来说直接靠力量,地球要是自转加快了,就会通过引力让月球的自转速度减慢。
可能是地球偏爱月亮妹妹这一面吧,我们也就没有机会见见月亮的另一面。
而这一次人类终于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并发回一系列图片。
这个操作不是只发射一个飞行器就可以,还有前期的一整套的准备工作,就拿最近的准备工作——2018年5月21日发射中继卫星“鹊桥”——来说吧。
“鹊桥”的含义,就如同传说故事中作为牛郎和织女会面的通道,它连接的是地球和月球之间的通信。因为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观测到的数据无法穿透整个星球传递给地球,所以中间必须有一个中转站。
月球背面比月球正面更难登陆,为什么我们不选择正面呢?
难道是单纯地实现这个第一次?
当然不是,怎会如此肤浅呢。
嫦娥四号降落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目前认定的太阳系最大、作为古老的陨石撞击坑,便于进一步研究星球起源。
而且月球背面因为星体的隔绝作用,受到的干扰小,在这里建设基地方便今后对于宇宙其他研究。
关于看不见的那一面月球,我们有很多自己的猜想,有说上面居住着外星人,有说有金字塔,有说那是纳粹基地……就连美国阿姆斯特朗登月后发来的第一照片也被人质疑是假的(没办法,谁让没有后续了)。
昨天嫦娥四号发来的月球背面第一张照片,虽然打破了幻想,却也意味着无限可能。
为了这一刻,我们等得太久了。
接下来,我们就要建立月球基地。
说到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探月计划”:
1994年,确认探月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2004年,正式启动“探月计划”,并被称为“嫦娥工程”;
2007年10月24日,发射第一个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运行一年多时间,按计划于2009年成功撞月;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并获得了7米分辨率的全月球影像图;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发射成功,运行12天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成为自1976年以来第一个在月球软着陆的天体),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
2014年10月22日,首次实施载人返回飞行试验;
2018年5月21日,成功发射中继卫星“鹊桥”,并进入地月引力平衡点;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实现在月背软着陆。
从1994到2019,25年过去了,这个过程漫长而坚定,如今更是受到全球瞩目。
造成“国外热闹国内冷清”的尴尬局面的是媒体的报道,他们选择了自以为很有“流量”的明星。
3
官方消息发出后,热搜榜上将消息置顶,但是实时榜连个影子都看不到,如果不点击进入榜单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能够及时发布信息的除了官方几个媒体,其他媒体毫无动静。
国外媒体争相报道
都说民众只关心明星八卦,但其实是因为我们只能看到这些,不谈论这个又能说些什么呢。
与“嫦娥四号成功软着陆月背”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8年年初钢铁侠发射Space X的盛况,国内不管是不是天文爱好者都在关注那次发射,并且瞬间引爆朋友圈,至今还能搜索到关于马斯克的报道。
那是因为他们提前做了预热,并且发布了夺人的概念视频。
嫦娥四号着陆月背,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伟大壮举,足以令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我为中国航天事业骄傲和自豪!